学术讲座|杨凤城教授谈“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0-12-10浏览次数:2062

学术讲座|杨凤城教授谈“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20201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凤城应邀于南京大学作主题报告。本次活动由买球(中国)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第五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修班、团学骨干培训班成员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博士生现场参与。


杨凤城教授以“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为主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五个历史阶段,并阐述了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全面抗战爆发。杨凤城教授指出,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烈的反传统衣钵;以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持否定和排斥的态度。

第二阶段从抗战时期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依旧保持着警惕和审慎的态度,在辩证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同时,承认其可吸收、转化和利用的优秀成分,并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而非理性的批判和否定。杨凤城教授指出,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民族状况和政治思想因素有关。

第四阶段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随着对“文革”的深刻反思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国共产党逐渐突破固有的阶级分析框架,开始注重理性审视和客观评价传统文化。随着中国步入国际舞台,与世界各国关系更加紧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中国共产党开始注重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五阶段是党的十八大至今。杨凤城指出,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高度评价。较以往而言,这些讲话中反映了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具有三个“大不同”的特征:一是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价值观;二是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前所未有;三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与现代性转化寄予厚望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梳理清楚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及其特点后,杨凤城教授再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他进而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藏,我们要重视其中的价值,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研究、继承和发展。


最后,王建华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指出杨凤城教授所提出的“历史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数学,中共党史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数学”阐述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关于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梳理清晰、系统完整,整场讲座为大家开展“四史”教育学习打开新视角,提供新思路。王建华教授也勉励在场的青年学子要密切关注历史问题,使研究兼具学术含量和历史厚度。


| 张奕涵

| 孙晶晶

编辑 | 张素雯

审核 | 董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