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江苏省重点学科。1978年,以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历史性重大影响,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南京大学秉持开放的研究视野,整合多学科的人才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革命根据地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就建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历任主任有孙伯鍨、侯惠勤等知名学者,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等系列学术著作。与此同时,南京大学还建有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研究所,在马洪武、王德宝等教授的带领下,出版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史》等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200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成立了以张异宾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理论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以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建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数据库,产生了以《回到马克思》等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学界同仁的高度评价,并被译成德文在马克思的故乡出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体化运行以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肩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学科发展上,作为根据地史研究的延伸,由王明生教授牵头的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在党史党建、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已崭露头角,并于今年4月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为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教学科研队伍,学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积极整合院系学科资源,搭建开放的学术平台,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在目标导向下,吸纳中青年学术才俊。学院教师中,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3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引进各层次优秀人才,热切期待学界精英的鼎力加盟。